如何看待中国式过马路-素质高是对法律和法规的敬畏
Posted On 2012年10月14日
多数人会调侃我们的民族没有素质,可同样有着华夏血统的新加坡,香港,台湾 却有着良好的规则遵守和相对高尚的道德情操。说明还是我们社会欠缺了“什么”。
1。法不责众心理。 cctv的采访中, 一名交警说道,没有相关法规对非机动车违反交通法进行处罚的条例。 所以非机动车和人对交通法规的遵守,主要还是靠自觉和对自己生命的负责态度。
对于一些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来说, 闯红灯,违反交通法规,尚且可以算到他们无处发泄的荷尔蒙上。但是对于成年人,和老人来说,就无法说得通了。 没有针对非机动车和人法律法规的规范, 也不可能养成绝对的自觉性。 如同党派经常开会, 进行思想教育来告诫大家不要贪污一样, 只是通过思想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 自觉地背后实际是对法律和法规的敬畏。 没有健全的法制,和高校完善的执法环节,是不可能保证“思想教育”的成功。
2。 交通设施差。 良好配套的交通设施,可以提高遵守交通法规自觉性。 例如视频中,有很多人抱怨, 过马路通过天桥或者地下通道实在太绕。 还有过环岛的交汇口时,没有良好的交通信号灯系统和护栏,来保护行人和非自动车的道路。使得大部分人无法看懂,只能闯,或者为了便利不走地下通道。
3。过度的城市化,让人们无法适应新兴城市的角色。
此篇文章已被阅读222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