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注册商标国内生产, 从产地造假到含糊其次

达芬奇家具产地造假, 让国人终于知道了各个行业的洋品牌包装. 但是, 随着达芬奇虚假宣传, 其他的更多假洋鬼子品牌,也越来越打模糊牌了.   反正我就是法国,意大利,瑞士国际品牌. 但是包装着这个洋牌子,似乎就让他们高等了一头.

比如说在意大利注册的商标,那么在商场销售的时候,消费者如果问这个商标是哪个,他们可能会含糊地说是意大利的。这种宣传,或者说这种营销,可能就存在很多歧义,那么这个意大利的指的是意大利的品牌还是指意大利的原料,还是指意大利的原料同时又在意大利加工呢?那么商家没有明说,所以从法律上也很难定性,我想很多商家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来营销,可能也就是想打“擦边球”. 

从法律上分析,法律人士认为,这些企业借助这样的空壳洋品牌在国内包装销售,利用国人不知情的特点进行宣传,可能存在误导和欺骗。 到最后只是可能而已.

买的没有卖的精。商家利用洋品牌进行宣传、销售,消费者购物后如果提出异议又将如何维权?著名律师邱宝昌认为,商家必须对商标的真实情况向消费者进行公示,否则就存在着侵权。消费者要有知情权,你就是在中国生产的,中国制造的,在中国设计的,只不过你的商标是在国外注册的,我认为像这种情况应该要真实地告诉消费者,要主动地、积极地告诉消费者,而不要去注册一个很洋的名字,然后去又进行一些包装,甚至故意隐瞒一些事实,那么这种情况我认为可能就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一种侵犯,那么实际上如果有虚假宣传那就构成欺诈。

商场,或 tmall,jd这些网络销售平台作为管理部门更应该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做好品牌的公示。这些商场和网络在线销售平台而言, 老百姓是相信你的(商场)品牌,但你的里面有很多很多经营户,它卖的是什么样的品牌,你应该有个验货,你应该要把它的商品的标识,就是怎么标。例如意大利品牌中国产的,这个一定要写产地,不要说小字或者是不填写,中国产还不行,中国什么地方,中国很大,中国广东某某市某某村,它有的在农村生产的,有的在很小的地方,我认为应该具体到县,要把这个地址写清楚。

空壳洋品牌利用的就是很多国人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意大利的服装就是好,法国的香水就是好、瑞士的手表就是好,而他们殊不知有些品牌很可能就是中国企业自己注册的,买来买去你可能买的只是一个空壳的“洋商标”。其实,好端端的中国品牌为什么一定要给自己加一个洋出身呢? 所以当你碰到了不认识的洋品牌, 你也不要怕自己孤陋寡闻了. 也许他只不过是一个假大空而已.

此篇文章已被阅读2040 次

Add a Comment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